天问启程探荧惑专家才俊话火星 ——中心开展火星科普月系列公益讲座

发布时间:2020-09-17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7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中心综合办组织了火星科普活动月系列公益讲座,面向中心职工子女及并通过网络向广大青少年、爱好者及公众,系统介绍人类火星探索的历程与未来展望。

  首场讲座特别邀请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首个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火星叔叔”的郑永春研究员以“从月球到火星”为主题,从我们熟悉的月球探索出发,介绍了人类对火星的认知历程以及神奇的火星环境。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火星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火星上晒太阳的是外星人吗?凤凰号的腿上究竟是不是小水滴?火星上的山有多高?郑永春研究员抛出了一系关于火星的有趣问题,带领现场的小朋友们一点点揭开火星的神秘面纱。

  现场的孩子们被精彩的画面和火星叔叔的有趣讲解所吸引,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并向火星叔叔提出自己的疑问。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还让火星叔叔在自己领到的关于火星的图书上签名留念。

  第二场讲座由集成技术中心穆瑞楠博士担纲。他为孩子们带来的是关于“如何住在火星”的话题。他从火星居住地的选址、建设讲起,最后带领孩子们一起想象住在火星是一种什么体验。讲座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亲切地称呼年轻帅气的穆博士为“火星小哥哥”。

  95号的“火星,我来了”特别主题周末系列直播活动中,中心的四位青年专家王鹏鹏高工、张仁勇副研究员、韩培博士和穆瑞楠博士联袂出场。通过哔哩哔哩“我们的空间站”、合作伙伴少年科学画报的央视频、快手、小鹅通等多个平台在一天内进行了四场关于火星的探索的科普讲座。

  王鹏鹏高工从人类用肉眼观测火星讲起,带领网友回顾了探测器探测火星的历程,并一起探究了探测器上的科学仪器的设计奥秘和功能。

  张仁勇副研究员讲述了探测器从地球出发前往火星的特殊轨道设计以及中途导航、降落火星等关键技术,并以问天一号为例,和网友们探究了前往火星的神秘之旅。

  韩培博士围绕“火星上是否有生命”这一热门话题,带领听众一起了解火星环境及其变化,从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出发,一起探究火星是否适合生命生存。

  穆瑞楠博士从人类移居火星的梦想讲起,和网友们一起探讨了人类如何建设火星基地的关键技术,并探究火星生活的神奇与独特。

  此次活动由中心综合办策划,科普与教育协会主办,并联合了少年科学画报杂志社面向小学生及青少年群体重点推出。讲座中,青年专家们还与网友互动,设置了网友提问及答题等环节,并向网友赠送了火星主题的科普图书与杂志。各个平台网友互动热情很高,累计访问量超过20万人次。


附件下载:

  010-82178817  010-82581990  所长信箱  纪检信箱
  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邮编:100094)